中华麋鹿园

Chinese Milu Park

归去来兮话麋鹿

发布时间:2024-07-03 16:47
浏览量:0

麋鹿,俗称四不像,是一种特产于东北亚地区、特别是中国东部湿地的、极富文史背景和传奇经历、极具皇家渊源和贵族气质的鹿科动物。一个半世纪以前,即1865年,经法国传教士阿芒大卫〔1826—1900〕从科学角度在北京南郊的皇家猎苑发现、描述而名扬海外。

  麋鹿是一种命运多舛的动物,其进化历程几乎与人类同步。其辗转历程或轨迹基本为:中国为主的原始湿地——古代皇家苑囿(终于北京南海子)——欧洲动物园(栖身英国乌邦寺)——中国迁地保护场所(回归北京南海子)——中国自然保护区(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)。可见,麋鹿是跨越了灭绝边缘, 终因人类的觉醒和拯救,才回归到其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。归去来兮,回归之麋!

  华夏先人有关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,从《封神演义》姜子牙的坐骑“四不像”,到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的药用记述,特别是乾隆皇帝揣摩麋角脱落规律的文章“麋角解说”……泱泱千载,历代王朝的统治者还将其视为生命力萌发、万物复生的祥瑞征兆而圈养在皇家猎苑里,甚至为之“逐鹿中原”。

  “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,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”,由于国运衰微,国门洞开,部分麋鹿流落西方,作为当时世界上的最后种群——南海子皇家猎苑的麋鹿,从此在中国本土绝灭。幸因英国贝福特公爵将漂泊者收养而使之绝处逢生。随着祖国的强盛,29年前,也就是1985年,麋鹿种群在中外自然保护人士的竭诚努力下,作为“重引进”拯救项目而重返故里:北京南海子。次年,在江苏大丰由林业局牵头,从英国皇家动物园进行了引种。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数量已经由1986年建区时的39头发展到现在的2027头,建成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,以麋鹿为主要动物的南黄海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。目前,不仅我国的麋鹿不仅散布在全国40多个场所,再无灭绝之虞,最难能可贵的是,已形成纯粹自然的、不需要人工维持的、生机勃勃的野生种群,特别是在南黄海的湿地,形成了既独立,又有“廊道”相连的亚群,成功实现了麋鹿保护的“重引进”拯救项目。

  28年来,我们的一代代保护工作者“与鹿共舞”,不辱使命,以生命的名义保护生命,不仅使麋鹿实现了从国外到故里的回归,更实现了从人工到自然的回归。如今,麋鹿已经在江苏大丰黄海之滨安家落户,荣归故里。可以说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和保护意识的提高,麋鹿在华夏大地,再无人为灭绝之虞。

  今后,我们的麋鹿,还将踏着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萍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”的古老弦歌,带着“岁月与俱深,麋鹿相为友”的悠悠故事,生生不息,伴您左右。回归之麋,归去来兮!

返回列表